<form id="nbedz"><samp id="nbedz"></samp></form>
  • <tbody id="nbedz"><pre id="nbedz"></pre></tbody>
    <tbody id="nbedz"><pre id="nbedz"></pre></tbody>

    
    

      <rp id="nbedz"><object id="nbedz"><input id="nbedz"></input></object></rp>
      <rp id="nbedz"></rp>
    1. <dd id="nbedz"></dd>

      <th id="nbedz"></th>
      首頁 > 沂蒙文化 > 歷史文化

      沂水縣歷史文化概況

      admin 歷史文化 2023-08-13 18:01:18
      后臺-系統設置-擴展變量-手機廣告位-內容正文底部

             沂水縣是一塊古老的土地,它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從本縣出土文物看,范家旺的南洼洞出土舊石器時代早期的石制品和鹿角錘,表明早在二、三十萬年之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里繁衍生息。野坊的乾洞頂、西水旺村等地發現的細石器地點十余處,說明了我縣古代歷史的延續。到新石器時期,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岳石文化的遺址在沂城街道辦事處、許家湖、楊莊、富官莊、馬站、沙溝等鄉鎮發現了二十余處。證明我們的祖先由山嶺而平原、沿沂、沭河兩岸聚族而居,漁獵而食,開始了定居生活,從而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

             “沂”載入史冊,最早見于《禹貢》和《周禮》。夏朝,其北、東境入青州,南境屬徐州。商代沂地屬人方。西周時,地屬魯國。因諸侯紛爭,沂地隸屬屢變,名號稍異。春秋為鄆地,后入齊。戰國稱蓋。秦廢封建,置郡縣,沂水地屬瑯琊郡。西漢時東部為瑯琊郡東莞縣,西部為泰山郡蓋邑,南為城陽國陽都縣。東漢屬瑯琊國,三國屬魏,屬東莞郡,至元康七年分東莞郡,置東安郡。北屬東莞郡,南屬東安郡。南燕慕容德據青州,又于此地置縣,名謂之團城。劉裕收復入宋,為郡,后又改為南青州。北周又改屬莒州。隋開皇四年郡廢,改新泰為東安。十六年改東安為沂水縣,因臨沂河而得名,屬瑯琊郡,另于古蓋置東安縣,屬莒州。唐宋改屬瑯琊郡,又屬莒州。元隨州屬益都路。明屬青州。清雍正八年由青州府改屬莒州直隸州,十二年改屬沂州府,此后一百五十年隸屬未變。民國二年改屬山東濟寧道,十四年又改屬瑯琊道。十七年廢道,直屬山東省。民國二十五年設督察專員公署,沂水縣屬山東省第三區督察專屬公署。

             1939年沂水城被日寇占領,中共沂水縣委聯合各界組織抗日民主政府—沂水縣行政委員會,以馬牧池、院東頭為中心化為南沂蒙,以諸葛為中心化為北沂蒙,并設立南北沂蒙聯防辦事處。1940年至44年間,原沂水縣十大區和臨沂北部,莒縣北部先后化為七個縣,即沂臨邊聯縣、沂南縣、莒沂邊聯縣、沂中縣、沂北縣、沂東縣、沂源縣。1944年8月,沂中縣原沂水縣中心縣屬魯中南行政公署第二專署。1949年8月沂中縣改為沂水縣,屬魯中南行署沂蒙專屬。1950年改屬沂水專屬,1953年9月沂水專署撤銷,沂水縣隸屬臨沂專署,后臨沂專署改為臨沂地區、臨沂市沂水一直隸屬至今。

      歷史風云

            沂水縣物華天寶,山川毓秀,并沒有使沂水人民擺脫貧困和落后。數千年封建統治的桎梏,嚴重束縛了生產力的發展,歷代戰亂、兵燹、匪患也破壞著大自然。加之交通不便,“游人不入其境”,致使商賈不興。沂境“前阻蒙山之險,后扼穆陵之固,春秋為齊魯之交,莒鄫要害之地”。古往今來,春秋戰國之際,即為南北諸侯國征戰往來之地。秦漢已降諸朝,常為兵家頻爭之戰場。唐、宋、元、明、清歷屢戰亂之禍,生靈涂炭,致使“邑居不足昔日一井之盛”。然而,蒙山的孕育和沂水的洗禮,賦予了沂水人民英勇頑強的精神,自古革命斗爭連續不斷。東漢瑯琊人樊崇起兵于莒,寫下了悲壯的革命詩篇,沂水大地也曾呼嘯著捻軍的吶喊聲。鴉片戰爭后,沂水人民積極投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洪流之中,同盟會會員周瑞霖等仁人志士,發動領導知識分子和廣大民眾勇敢地向清政府腐敗統治宣戰。俄國十月革命成功之后,中國的“五四”運動的爆發,極大鼓舞了進步青年的革命斗志。李清濰、李清漪兄弟、邵德孚等對民眾開展革命的啟蒙宣傳。1926年秋,王敬齋回沂水縣,從事革命宣傳和建黨工作。自此,沂水縣的革命歷史揭開了新的篇章。1927年4月,中共沂水支部在沂水城建立,沂水黨支部發動各界聲援北伐戰爭,國、共兩黨黨員聯合籌辦歡迎北伐軍,沂水城內街上游行發傳單、貼標語“打到列強、消除軍閥”的嘹亮口號回蕩在沂城上空。1928年12月以朱壽年為書記的中共沂水縣委員會,通過宣傳,組織,成立了沂水縣農民協會、工人聯合會、婦女協會等。工農商各界聯合抗捐、抗稅,與土豪劣紳做斗爭,給地方封建勢力以沉重打擊。

             1937年日本侵略華北,抗戰全面爆發。國難當頭,“沂水抗日救亡協會、沂水抗敵后援會、沂水抗日游擊第一中隊、沂水縣抗日志愿隊”的組織積極開展抗日救亡活動。1938年3月,中共山東省委直接領導下的“山東抗日游擊第四支隊六大隊”在沂水縣成立。同年7月,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省委轉移倒沂水王莊,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八路軍山東縱隊指揮部即在這里成立,《大眾日報》在云頭峪創刊。自此,沂水縣成為沂蒙山區抗日革命指揮中心。羅榮桓、黎玉、王建安、孫繼勝、劉導生、匡亞明等老一輩革命家均在這里留下戰斗足跡。郭洪濤、徐向前、張經武、朱瑞等在這里領導沂蒙根據地軍民開展抗日游擊戰爭。1944年8月八路軍魯中部隊解放了沂水城,9月又進行了葛莊戰役,該戰役成為了游擊戰中打殲滅戰的著名戰例。八年抗戰,沂水人民“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一起打東陽”,全縣相繼有3170名青壯年參加了抗日主力部隊,為抗日戰爭的勝利,譜寫了燦爛的華章。

            1947年5月,陳毅、粟裕在沂水指揮了著名的孟良崮戰役。沂水人民“有糧的出糧、有錢出錢、有人的出人”匯成支援前線、支援解放戰爭的滾滾洪流,為了解放全中國竭盡全力。擔架隊、車子隊、挑運隊緊隨著解放大軍轉戰大江南北,沂水人民以特有的傳統美德和奉獻精神,同全國人民一道,迎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黎明。

             新中國成立后,沂水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以戰爭年代的那股勁、那種拼命精神和奉獻精神進行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鑒古至今,光照來人。在當今社會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富裕時代,勤勞勇敢的沂水人民正一如既往,團結奮斗,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在沂水這塊“奉獻的土地”上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文化遺產

              自奴隸社會延至封建社會,考古調查發現的信家莊、薛王臺、姑子頂等遺址,東河北、紀王崮、后朱雀等墓葬、圣水祠、玄天上帝閣等古建筑、平安橋、上小莊摩崖石刻、中共山東分局舊址等近現代歷史建筑等不可移動文物;館藏陶器、銅器、瓷器等各歷史時期文物、各國有單位收藏的文獻、手稿、圖書資料、民間收藏的藝術品等可移動文物,以及富有特色的歷史文化名鎮(村)、傳統民居,都是我縣珍貴的文化遺產,也是人類傳統文化庫存中的瑰寶。

      館藏文物

             館藏文物中最早的有史前之際舊石器時代早期的“打制石器”、晚期“細石器”,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岳石文化中各種磨制精細的石斧、石錛、石刀、石鏟、石鏃等。又有龍山、岳石文化中具代表性的陶鼎、陶鬹、夾砂壺、罐、蘑菇紐蓋,磨光的泥質杯、盆、豆、壺等,其陶色有紅、白、黑諸種。商代銅戈、爵、劍,兩周之際“羋孟子”鼎、鬲、編鐘、壘、豆、盤、車馬具,春秋的“吳王劍”、戰國的“陳發造戈、平阿左戈”。春秋“玉璧、玉圭、玉缺”,代表兩漢文化的銅壺、銅洗、熨斗、提梁、帶鉤、銅鏡等文物。自唐、宋、元、明、清諸朝各代的瓷制品有:壺、罐、碗、豆、盆、盤、盞、瓷枕、飾物等等。又有元代銅權、釉罐、鐵鏊,歷朝各代錢幣,以及各歷史時期銅器、陶器、鐵器、瓷器、玉器、骨器等都有不同數量的收藏?,F館藏文物中珍貴文物92件,其中春秋公鑄壺和工虞王劍,《大眾日報》創刊用照相機和印刷油盤為國家一級文物;二級文物有春秋時期的銅罍、銅盤、明代秋郊牧馬圖等共24件;春秋玉圭、戰國平阿左戈、元代銅權等共64件被定為國家三級文物。2012年天上王城春秋古墓出土的190余件(組)精美文物待修復完畢后,將歸檔入藏,屆時將全面提升館藏文物的數量質量。這些豐富的歷史文物藏品,為研究我國古代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藝術及社會發展狀況,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沂水縣博物館大樓建于1999年7月,建筑面積4230平方米,2001年開館使用,2009年根據國家要求實行免費開放。通過考古發掘、征集、揀選、捐贈等途徑,經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現館藏可移動文物收藏量為51067件/套。其中國家珍貴文物92件,春秋公鑄壺和工虞王劍,《大眾日報》創刊用照相機和印刷油盤為國家一級文物;二級文物有春秋時期的銅罍、銅盤、明代秋郊牧馬圖等共24件;春秋玉圭、戰國平阿左戈、元代銅權等共64件被定為國家三級文物。館藏文物按質地共分石器、陶器、瓷器、銅器、銅鏡、鐵器、字畫、書籍碑帖、錢幣、金銀器、骨器、印章、漆器、硯、木器、碑刻、石造像、漢畫像石、磚紋、景泰藍、絹沙、瓦當、化石、其他24類別。

             沂水縣博物館現有基本陳列內容包括“序廳”、“天上王城春秋墓專題陳列展廳”、“歷史文化陳列展廳”、“浩歌勵世(紅色文化)展廳”、“民俗風情(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碑刻長廊”六大部分,總計面積2200平方米。另有一個420平方米的機動展廳用于舉辦臨時展覽。展陳方式主要利用實物、圖版、動漫、投影、雕塑、模型、沙盤等多種手段。

             序廳:面積250平方米,以沂、沭河、山崮、齊長城穆陵關等主要歷史文化背景作為構圖元素,說明我縣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底蘊豐厚。以7米×9米的大型雕塑展示,用燈光和綠植做襯托,主題鮮明、磅礴大氣。

             歷史文化陳列展:面積780平方米,分“文明之源”、“三代遺珍”、“漢魏概貌”、“隋唐余韻”四個單元,共展出文物299件。這一展廳系統地介紹了沂水縣自遠古時代節肢古生物三葉蟲化石、更新世時期的腫骨鹿、犀牛、鬣狗、古菱齒象、野牛、野馬等脯乳動物化石;舊石器時代早期的打制石器、晚期的細石器;新石器時代大汶口、龍山時期的各類陶器、磨制石器;商代的銅爵、銅劍;我縣劉家店子春秋墓出土的銅壺、編鐘;各鄉鎮歷年來出土的兩周陶器;春秋戰國時期的銅劍、銅戈、車馬飾件;兩漢時期的各類陶器、鐵犁、鏟頭、鐵镢和銅鼎、銅壺、銅洗、銅鏡等青銅文物;瓷器中最早的是沂水鎮牛嶺埠出土的東漢時期青釉壺;縣城內城市建設中出土的隋、唐時期的釉罐、釉壺、釉碗等;以及各鄉鎮征集出土的隋、唐、南北朝、宋、元、明、清至民國時期的各類瓷器。陳展中大部分為考古發掘品,很多為國家三級以上文物。其中劉家店子春秋墓出土的銅壺、略疃村出土的青銅劍為國家一級文物,以及銅盤、銅罍等二級文物;楊莊村出土的陶鬶、師范出土的瓷枕等三級文物。展出文物集中反映了沂水縣從遠古文明至明清時期所形成的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風貌。其中,“文明之源”建有舊石器時代我縣南洼洞遺址古人類活動場景作為輔助手段,展陳效果形象、生動、直觀;“三代遺珍”設有1:15000的齊長城途徑沂水段實景沙盤模型。

              天上王城春秋墓專題陳列展廳:面積428平方米,本廳分“墓葬形制”、“槨室隨診”、“結束語”三部分,展出174件文物。展廳東側有一座比例為5:1的古墓復原沙盤模型,東墻為4×12米的大型多媒體動漫播放區。展陳的是2012年沂水縣天上王城景區春秋墓葬考古發掘出土的文物及場景。該墓葬規模較大、規格較高,其墓室與車馬坑共鑿建于一個巖穴中,是一種全新的埋葬類型,出土了大量的青銅禮、樂、兵、車馬器及玉器等重要文物,對了解東周貴族埋葬制度、研究春秋時期沂水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工藝等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被評為2012年“全國六大考古新發現”、2014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浩歌勵世(紅色文化)展廳:面積150平方米,展出文物39件。展廳北側用革命文物“獨輪木車”制作比例為1:1、占地面積20平方米的支前場景一處,景觀形象莊重、生動逼真。本廳主要說明沂水縣是沂蒙精神發祥地之一,早在1927年4月就建立了沂蒙山區最早的黨組織——中共沂水支部,1928年12月成立了中共沂水縣委。1938年12月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和八路軍山東縱隊在王莊成立,1939年1月《大眾日報》在王莊創刊,沂水一度成為山東抗戰的中心,素有華東“小延安”之稱。革命戰爭年代,沂水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不畏艱險、英勇斗爭、頑強不屈、無私奉獻,先后有3萬余人參軍參戰,40余萬人次擁軍支前,3000余人負傷致殘,3900余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為新中國的誕生付出了巨大犧牲,做出了巨大貢獻。共分“革命星火”、“奮起抗戰”、“全力之前”、“沂蒙紅嫂”四部分。

             民俗風情(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面積120平方米,展陳實物88件。主要說明沂水地區民風淳樸。勤勞樸實、心靈手巧的沂水人民,在生活與勞作之中,懷抱著對美的追求,創作了一件件民間藝術精品。其中,精美的高橋手繡,精巧的剪紙藝術,都已被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沂水當地的戲曲藝術,也極具特色。開闊高遠的唱腔中,流轉著這片土地上的人與物,事與情。分“民間藝術”、“地方戲曲”、“傳說故事”、“民間習俗”4個單元。展陳實物有高橋手繡、崔家峪銀飾、院東頭泥塑、馬站裘皮畫、龍家圈黑陶等。

             碑刻長廊:面積420平方米,展出石質文物82件。展陳的是沂水縣境內發掘出土和征集的碑刻、造像等文物,其中被譽為“漢代歷史的畫卷”的畫像石28通,畫風質樸、主題鮮明。雕刻技法有陰線雕、淺浮雕,高浮雕等,內容包括現實生活、神仙祥瑞和宇宙天界等。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造像3通,明清時期的39通,民國時期的12通。碑刻主要以敘事為主,包含歷史、宗教、藝術、族譜等諸方面的資料。出土于沂水縣埠前莊村的大觀樓對聯碑刻,是清代我縣著名書法家劉汝屏所寫,碑刻以顏、柳體為主,筆法蒼勁有力;結構獨具創意,具有很高的書法藝術價值,吸引了諸多書家和觀眾前來賞鑒臨摹。

             主要臨時展覽:近年來,沂水縣博物館展覽深入研究,不斷變化更新。與具有相關資質的宣傳、策劃、設計等單位進行合作,先后舉辦了“沂水館藏瓷器展”、“根雕奇石展”、“興龍杯攝影展”、“沂蒙崮韻主題文化展”、“沂水詩書畫展”、“慶元旦學院派青年書畫名家邀請展”、“(青海省書畫家協會副主席)姚忠寶書法展”、“雪婷杯書畫展”、“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圖片展”等43次展覽。

      各國有單位和民間收藏文物

              除文物系統收藏的可移動文物外,圖書館、檔案館、宗教場所、我縣黨政和各國有企事業單位所藏1949年以前的,歷史上各時代珍貴的藝術品、工藝美術品、重要文獻資料以及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手稿和圖書資料等,反應社會制度、社會生產、社會生活的代表性實物都屬文物范疇,是我縣珍貴的物質文化遺產。自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促進文化產業大發展以來,我縣各級黨委、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門通過實際行動支持收藏家。廣大收藏愛好者也正是看中了收藏領域這一大好發展時機,縣域內民間收藏熱高漲,有清代九龍朝鳳大型硯臺、鹿頭瓷尊、鄭板橋的字畫、劉倫襄(清、翰林)的行書、劉汝屏(清道光年間貢生,曾任曾國藩幕僚)的折扇等民間收藏品,民間所藏藝術品中門類齊全,以字畫居多,其中不乏名人精品。

      歷史文化名鎮

             泉莊鎮境內山川眾多,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著名的南洼洞洞穴遺址、中良子古化石地點、群子峪聚落遺址在該區域內發現。西北五公里是沂源縣境內東里鎮東安故城遺址,也是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的故城遺址??脊耪{查發現,該區域內自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商代、周代、漢代均有先民在此生產、生活、繁衍生息,創造出璀璨的古代文明。“中華第一崮”紀王崮就坐落在該鎮。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沂水縣志》載紀王崮為“紀侯去國居此”。紀王崮現存紀王殿、后宮、祭壇、古城墻、古村落、胭粉泉、旗桿窩、點將臺等遺跡。2012年春季,紀王崮崮頂發現了春秋時期國君級別的墓葬??脊艑<谊P于“紀王崮崮頂存在中國最早的城堡式國家”的論斷,使其早于歐洲中世紀城堡1000多年。

      歷史文化名村

            關頂村位于馬站鎮最北邊,為臨沂北大門。久負盛名的齊長城重要關口穆陵關就坐落在這個村里。穆陵關,歷史久遠。在西周早期地圖中,遼闊的版圖上,標注的關口只有穆陵關。據臨淄齊國歷史文化研究專家劉斌考證,穆陵關的建置年代,不晚于公元前821年。由此推斷,穆陵關始建于西周,距今已有二千八百多年的歷史。穆陵關東連滄海、西攜泰岱、北走燕趙、南控徐淮,地處要道卡口,作為軍事重地,隨著齊長城的修建更加凸顯其軍事戰略地位。自春秋戰國時期至中華民國時期,穆陵關的設置多有變化,防務也隨時變遷,和平時期疏松,戰爭時期森嚴,但其作為重要軍事要塞的屬性始終未變。

      田野不可移動文物古跡

            沂水縣曾先后于上世紀50年代、80年代和2007年—2011年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了三次不可移動文物普查。通過普查全縣共登錄578處不可移動文物。其中古遺址239處,古墓葬(群)107處,古建筑33處,石窟寺及石刻79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117處,化石遺址3處。已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是齊長城遺址,省級的有姑子頂遺址、中共山東分局舊址、紀王崮墓群等8處,桲欏峪遺址、塔澗庵摩崖石刻、楊家城子故城等12處被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另有東安故城、龍泉站墓群、玄天上帝閣等102處古跡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一、古遺址

         1、南洼洞舊石器點:位于諸葛鎮范家旺村南洼洞,山洞高出山下小河約1  00米,海拔高度483米,西距沂河6.5公里,洞口向南,高3.6米、寬5米、縱深14米,為水平石灰巖洞,洞內存積棕色黏土,內裹有打制石器、鹿角化石和破碎的哺乳動物化石。洞內出土石核、石片及鹿角化石等,經北京大學考古系教授呂遵諤先生對鹿角化石鑒定為葛氏斑鹿,距今已有二三十萬年,石核、石片為古人類打制,為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存,與沂源猿人同屬一個時期,是具有代表性的古人類活動地點。

          2、鳳臺遺址:位于富官莊鎮官莊村西一公里,為一高臺地,高出地面約2-5米,西鄰小河,南、北、東三面為嶺田,文化堆積保存較好,出土有石斧、石刀、人骨、獸骨等,陶器有鼎足、豆柄、鬹足、蛋殼陶片、夾砂陶片、磨光陶片等,屬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時期遺址。

           3、抬頭遺址:位于富官莊鎮抬頭村北,為臺地遺址,文化堆積厚約1米以上,內夾雜大量陶器殘片、及少量石器和火燒土等,遺址出土有石斧、石刀、石錛等石器。出土陶器有鼎、罐、盆、壺、紡輪、鬹足等,以夾砂陶、黑陶為主。屬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時期遺址。

           4、楊家珠江遺址:位于馬站鎮楊家珠江村北一公里,為一臺地址,文化堆積厚約1米左右,內含豐富,出土有石斧、石刀、石錛等,陶器有夾砂罐、盆、壺、蓋形器等,以夾砂陶、黑陶居多,屬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時期遺物。遺址地表還暴露大量漢代文化遺存。該遺址為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至漢代遺址。

           5、姑子頂遺址:位于富官莊鎮何家莊子村南約一公里,為高臺地遺址,高出地面約3-5米,文化堆積厚約1-3米。該遺址出土有石斧、石刀、石錛、石鏃等,陶器有夾砂器物殘片、鼎、鬹、盆等器形,又有豆、罐、鬲、壺等。早年曾出土漢代銅壺,九十年代又發現東漢鐵器窖藏出土,鐵鼎、鐵镢、犁鏵等物。經對出土眾多的各類遺物進行綜合分類研究,該遺址最早為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遺存,次之為商、周之際,這一時期的文化遺存最為豐富,晚期為漢代文化遺存。該遺址時代跨越較長自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漢各代一直有人居住在此。

           6、打擂臺遺址:位于沙溝鎮上流莊村東,高臺地遺址。高出地面3-5米,文化堆積厚約1-3米。出土有陶鬲、盆、豆、罐、壺等,石器有石斧、石刀,及獸骨、鹿角等物。另還出銅劍、鏃、鼎等,該遺址為兩周時期。因該遺址常遭雷擊,故有此名。另有民間傳云,當年呼延慶在此設臺打雷比武,故名打擂臺。

           7、薛王臺遺址:位于高莊鎮馬蘭村南,高臺地遺址。東臨河、西依山、北連坡地、南為山溝。文化堆積厚約1米,灰褐色土中含有火燒土塊及陶器殘片。出土有陶鬲、盆、豆、罐以及鹿角、銅鏃、石斧、石錛等物,屬周代文化遺址。

      二、古城址

           1、密邑故址:位于院東頭鄉劉家店子村西,北依歭密山,南臨歭密河,東為村莊,西接河灘地。1977年冬,該地點曾發現兩座春秋墓,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沂水縣聯合進行發掘,出土各類文物470余件,青銅器中鑄銘文者有莒、陳、黃等國器物,一銅戈柄上刻有“莒公”字樣。根據墓葬結構,墓中出土各類文物,兩墓應為王侯級墓葬,推測是莒國之墓?!蹲髠?middot;閔公二年》載:“莒人歸仲及密”。杜預注:“密,魯地”,密邑是春秋時期魯國遠及百余公里建在東鄙的一個小邊邑,東近莒國,后被莒所占領。此邑雖小,但史書上卻有記載,千古罪人仲慶父就死在此邑。慶父即共仲,亦稱孟氏,魯莊公的庶兄。其是制造魯國內亂的元兇,他為爭當國君,魯公子般繼位,他派人殺了公子般。后閔公繼位,他又派人殺死閔公,因而造成魯國大亂。后逃往莒國,魯為將其除掉,賄賂莒國將其送歸,他在歸國途中自知罪孽深重,路至密邑自縊而死。后人即把制造內亂者比作慶父,“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此成語即來自該典故。根據史料記載,及春秋墓的發現和多年來該地附近有春秋遺物的出土等,綜合分析研究,推測此地應為春秋時期魯密邑之地。

           2、東安城址:位于許家湖鎮后城子、前城子、黃崖頭三村之間,地處沂河西岸?!端涀ⅰ份d:“沂水南經東安故城是也”。清道光七年《沂水縣志》記載:“邑南三十五里,沂河西岸漢城陽國(國邑在今莒縣)東安縣即此”。根據史料記載,及今在黃崖頭村西殘留的一段城墻,其該遺址地表分布有大量磚瓦殘塊,多年來遺址中出土陶豆、罐、壺、瓦當、盆、碗,銅壺、五銖錢、大布黃千、軍假司馬印,鐵鼎、焦斗、犁鏵等等,以及城址周圍分布的漢磚石墓、畫像石墓和出土刻有“建武元年”的青磚,以及分布范圍等。充分證實了此地是一處東漢時期城址,此也與史料記載相符,當應為東安城址也。

          3、楊家城子城址:位于馬站鎮楊家城子、劉家城子、孫家城子三村之間,城址北、東臨沭河支流,南為沃土,西連丘陵地。城址地表暴露大量漢代磚、筒瓦、瓦當、盆、豆、罐、壺等物殘片,有的磚上還刻有幾何圖紋或繩紋,多屬東漢遺物。同時遺址中還含有大量唐、宋時期陶瓷殘片,說明該遺址延續至唐宋之際。對于城址古名,《沂水縣志》記載不一,其中有北珠江成一名。楊家城子城址南去三公里既有孔、張、楊三個朱江村和珠江點子村,古城原名是否史志記載珠江城?難以確定。根據考古調查其附近同時期的遺址甚少,也沒有這么大規模和文化遺存如此豐富的漢代遺址,據其南三珠江村和珠江店子之名,推測該古城址應為原珠江城。

           4、沂水城址:位于今沂水縣城駐地,主要分布在今縣政府、公安局一帶。據《沂水縣志》記載:“元至治三年縣尹苑華修。明永樂二十年復修。天順中知縣陳孜甃以石,周圍三里二十七步,高二丈五尺,闊如之。門三,東曰:東莞,西曰:西城,南曰:沂陽……”。原沂水縣古城墻早年夡廢,原縣府后保存一段城墻機基,近年城市建設將其破壞,現博物館內尚存原縣府南二百米南關街遺存的一塊石碑,為明萬歷十四年所刻制,碑文記載當時修沂城三門的情況。

            沂水城建置年代史料記載不一,《沂水縣志》記載:“本東莞縣治”,即自漢代沂水就為縣城,近年沂城東嶺建設中曾發現漢墓出土鐵劍等物。史料記載: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因西鄰沂河易名沂水城,城以縣定稱。歷年來,沂水古城舊址及縣城周圍城市建設中所發現的文化遺物,尤以隋唐見多,降至宋、元、明、清諸代,由此說明皆為縣治。

      三、古墓葬

            1、紀王崮墓群:位于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西北40公里處,隸屬泉莊鎮,現已開發為“天上王城”景區。“紀王崮”頂上,從南向北分布著三個大的巖丘,海拔高度為577.2米。2012年春節前夕,天上王城景區管理委員會在崮頂蓄水池南邊修建水上娛樂項目的施工過程中,意外發現部分青銅器及其殘片。經國家文物局批準,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山東大學及臨沂市、沂水縣文物部門,組成考古發掘隊對此處文物點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

           考古發掘情況表明,紀王崮春秋墓規模較大、規格高、結構特殊、時代明確、出土遺物豐富,是山東近幾年來東周考古最重要的發現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與保護價值,并引起了強烈的社會轟動效應。墓葬出土的文物量大精美,時代特點鮮明,主要有玉器、青銅器、骨器、陶器、漆器等。不僅出土帶銘文的青銅禮器,還出土成套的編鐘、編磬等樂器及成組的玉器等。因此,為東周樂懸制度的研究及銅器、玉器制造工藝和技術的研究等提供了一批非常珍貴的實物資料。無論墓葬所處的環境、墓葬的結構、內部出土的文物等,都蓄含豐富的文化內涵。這次考古新發現,揭開了紀王崮歷史傳說的神秘面紗,對研究沂水歷史和春秋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工藝技術、墓葬制度等具有重要的科學、歷史和藝術價值。

            2、劉家店子春秋墓:位于院東頭鄉劉家店子村西,北依歭密山,南臨歭密河,東為村莊,西接河灘地。1977年冬,該村在整大寨田時發現兩座春秋墓,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沂水縣聯合進行發掘,其一墓有車馬坑,且有殉葬者多達40余人,兩墓共出土銅、陶、玉等各類文物470余件,青銅器中鑄銘文者有莒、陳、黃等國器物,一銅戈柄上刻有“莒公”字樣。根據墓葬結構,墓中出土各類文物,綜合研究分析為春秋時期之墓,兩墓應為王侯級墓葬,推測是莒國墓。

           該兩座春秋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山東省境內出土文物最多的一次,對研究春秋時期的葬俗及禮儀制度等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3、團山漢墓:位于高橋鎮團山村西、南兩處。早年高出地面,大多已在農業學大寨時期挖平,西嶺尚存一座,高出地面約三米,當地稱之為“王墳”。根據本地區漢代墓葬的分布規律和建筑形式,以及當時出土的遺物等分析,推測該墓群當為東漢時期墓葬,有待于發掘確定。

          4、雙墩墓:位于馬站鎮天橋官莊村南,墓葬處于丘陵之上,兩座相距約十米,原有封土高出地面,亦在農業學大寨時期挖平,根據本地區漢代墓葬的分布規律和建筑形式,推測該墓當為東漢時期墓葬,有待于發掘確定。

          5、李莊漢墓:位于許家湖鎮中學院內,現高出地面三米余,當地群眾稱為“王墳”。七十年代該學校擴建時曾在該墓西側發現一座東漢時期畫像石墓,據此推測此墓時代也應為東漢時期。

          6、垛莊明墓林:位于富官莊鎮垛莊村西,建于丘陵之上,為一家族墓地,墓地分布明、清墓葬百余座,因明墓居多即定為明墓林。墓葬結構、形制不一,有用石塊砌成石階墓,或用石塊堆砌一周,墓上封土。其一石砌大墓,高出地面約4米、長3.64米、款3.56米,當地民眾稱之為“吊棺”,實為地上砌墓,墓南側鑲嵌石碑,刻明萬歷年間王氏之墓。該墓地之中近三分之一立有墓碑,有的鑲框并雕有人物、花草、動物,有浮雕、線雕,其雕刻工藝精細,雕刻的圖案栩栩如生,該墓群對研究明代墓葬結構,葬俗及石雕藝術等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四、古建筑

           1、齊長城遺址:齊長城是由墻體、關隘、城堡和烽燧等 節點構成的軍事防御系統。修筑于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現存有準確遺跡可考、保存狀況較好、年代最早的古代長城,是世界文化遺產——長城的擴展項目。

           齊長城西起長清孝里黃河岸邊,東至黃島之濱,跨越山東省境內8市、18縣(區),全長640余公里,跨越1500余座大小山巒,具有珍貴的歷史文物價值、軍事價值和重要的研究價值、旅游觀光價值。沂水縣境內齊長城遺址有南北兩條線,全長60余公里。南線西起太薄頂經沙溝鎮,從脖根腿沿沂水、臨朐交界東南行,經馬站鎮、圈里鄉、楊莊鎮至富官莊鎮的三楞山上,在沂水與莒縣交界處與北線匯合。北線從脖根腿入臨朐境,經大關南至太平山出臨朐縣境,沿沂水圈里鄉東行,經二郎峪、七箭村,出沂水縣進入安丘縣境內。長城在安丘徐家溝轉向東北,至安丘馬時溝轉向東南,在沂水富官莊鎮臥牛城山頂南下,經光光山,達三楞山上與南線匯合。沂水段齊長城遺址以土石混筑墻體為主,另有石墻體和夯土墻體。墻體厚度7-12米,現存高度0.6-4米,多用夯土或土石混筑而成。土筑墻多位于山谷或平原土地肥沃地帶,墻體較厚;土石混筑墻多位于土丘之上,墻體相對較窄,部分墻體采用兩側石塊砌筑、中間填塞土石的方式構筑而成??偟膩砜?,城墻本體的構筑方式主要有土筑、石壘、土石混筑或利用山險等,建造修筑基本上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1977年12月齊長城遺址公布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6月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資慶寺磚石塔:位于院東頭鎮張家莊子村北,望仙山西坡。原為古代資慶寺和尚林塔,今僅存一座,為磚石結構。塔高12米,塔底為石砌結構,塔身用青磚砌筑,上部使用磚瓦蓋頂。塔龕門高1.35米,寬0.65米。據調查原塔林之中,共有塔六座,早年坍塌五座?,F僅剩一座。寺院舊址今已被學校和大隊部占用,現存一座二層小樓(藏經樓),及清朝、民國石碑四通。清康熙十一年《沂水縣志》載:“望仙山,縣西南七十里。舊志云:群峰蔽日,萬壑爭流,中有望仙寺(即資慶寺),相傳黃龍得道于此。今有浮屠三黃龍遺像在焉”。所遺留石碑上記載此地為資慶寺舊址。

            3、玄天上帝閣:位于龍家圈鄉柴山村西,此閣為兩層建筑,底層用石砌的拱門,拱門上眉有一方形石刻,上刻有“玄天上帝”四字,左落款為“雍正十二年仲夏”。二層上為閣樓。閣樓通高10余米,南北長10米,東西寬6米,硬山頂,單檐青泥瓦頂,磚墻石基,內為木架結構大梁、叉手。因長年失修,門窗腐爛,瓦頂破損嚴重。根據拱門上刻石落款,此閣距今二百余年。

            4、圣水祠:位于黃山鋪鎮圣水坊村南,此祠三面環山,原僅北有出口,祠院西南有一自然山洞亦稱“圣水洞”,內一山泉,泉水經年不斷,名曰:“圣水泉”。院內現存古銀杏樹六株,最大一顆周徑6.5米,高達三十米。原祠院建有“文昌閣”大殿,早年拆除。今尚存“三元洞府、觀音閣”,均為全石建筑。在圣水洞內外尚存有明天啟、清康熙年間石碑四通。清《沂水縣志》載:“圣水祠,縣西三十里,圣水坊”。近年來,伴隨著旅游業的興起,圣水祠也被有關部門進行了相關的開發利用。

             5、靈泉寺遺址:位于沂水縣龍家圈鎮上肖家溝村南靈泉山森林公園內,地處沂水縣東北丘陵山區,四周為山嶺,寺院建于山洼之中。唐貞觀九年(635),五臺山高僧昌弘主持創建,興盛于宋代,明代重修擴建,清、民國、當代重修。坐北朝南,面積約5000平方米。原四周建有圍墻,并有山門和眾多宮殿建筑,均于“文革”中拆除?,F存建筑為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發靈泉寺時依清代建筑復修,依山勢而建,有大雄寶殿、地藏王寶殿、羅漢堂、觀音閣、南海軒、鼓樓、鐘樓、門樓、靈泉池等建筑。寺南殘存明代殘碑一堆,碑文已不可通讀,寺院內有5株相傳植于唐代的銀杏樹。另存有一塔心石柱,呈六角形,高0.70米,徑0.37米,題刻有“光公寺域寶塔”,紀年為大明正德十一年(1516),寺西南山崖上有“大明正德十三年(1518)四月口日章丘縣石匠崔崑、崔崇”楷書題記。該寺廟對研究宗教文化分布發展具一定意義。

      五、革命紀念地

             1、中共中央山東分局舊址:位于夏蔚鎮王莊村,1938年11月,中共蘇魯皖豫邊區省委到達沂水王莊。12月邊區省委改為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同時山東人民抗日武裝的統一指揮機構,八路軍山東縱隊指揮部也在這里成立。王莊村兩座教堂即成為山東分局和山縱指揮部機關的辦公場所,羅榮桓、徐向前等老一輩革命家先后在此駐足。山東分局和山縱指揮部在王莊領導著蘇魯豫皖邊區的抗日工作,并直接領導著沂水及周圍地區的黨政軍和群眾工作,以王莊為中心的沂蒙山區抗日根據地得以更加鞏固和發展。在當時王莊被稱為山東的小延安。中共山東分局和山縱指揮部舊址兩座教堂,為哥特式建筑,是由德國神父集資興建,村中天主教堂建于1898年,圣母堂基本與其同期建造。目前,也是該地區建造時代較早,保存較好的西洋式建筑。1992年6月山東省人民政府將“中共中央山東分局舊址”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沂水縣已將其開辟為集宗教、旅游、革命傳統教育為一體的紅色旅游景區。

             2、《大眾日報》創刊地舊址:位于夏蔚鎮云頭峪村中,1938年中共中央山東分局進駐王莊后,就準備創刊一份自己的報紙。經過精心的籌備,《大眾日報》作為山東分局機關報,1939年1月1日,在云頭峪村創刊出版?!洞蟊娙請蟆肥侨珖鴦摽瘯r間較早的黨報之一,也是連續發行時間最長的一份黨報,到目前作為中共山東省委機關報已發行72年?,F云頭峪村仍然保留著原《大眾日報》創刊時印刷廠辦公室和裝訂車間。原《大眾日報》第一任總編輯,中國著名明史研究專家,南京大學原校長匡亞明同志的骨灰就安葬在他曾經戰斗過的錐子崮下。1992年6月山東省人民政府將《大眾日報》創刊地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沂水革命烈士陵園:位于沂水縣城西北15公里跋山西麓,面積4萬平方米。為沂水縣規模最大的烈士陵園,原名“跋山革命烈士陵園”,1990年更改為現名,并公布為省級重點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園內遍植蒼松翠柏,有烈士墓262座,129通碑碣,陵園內建有革命烈士紀念堂,堂內高懸歷次戰役犧牲的4531名烈士的英名,左、右陳列著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革命先烈們在人民的支持下與敵人進行浴血戰斗的畫面照片和圖板。陵園大門為牌樓式建筑,高11.4米,寬10.4米,飛檐兩重,白色花崗巖石門楣上鑲嵌原國防部長張愛萍手書“沂水革命烈士陵園”八個大字。園內還有原國家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遲浩田、原山東分局書記郭洪濤、原山東省委書記譚啟龍等等領導人題詞碑刻32通。

            4、對崮峪烈士公墓:位于沙溝鎮對崮峪村西對崮山東坡,1942年11月山東戰工會、山東軍區、魯中二分區等機關工作人員被日軍包圍在對崮山上,同五十倍于我的現代化裝備日寇進行戰斗,經一天的艱苦激戰后與當日黃昏勝利突圍,八路軍四百余名官兵壯烈捐軀,山東分局宣傳部長、戰工會秘書長李竹好,沂蒙二地委組織部長潘維周,地委秘書長王宏烈,沂蒙軍分區直屬團團長劉遇泉,政委王瑞,政治處主任張圣符等壯烈犧牲。戰工會主任黎玉負傷。戰斗結束后,當地黨組織組織群眾將烈士遺體移葬于對崮山東坡,建立起烈士公墓,并立碑紀念。

            5、仙姑頂烈士公墓:位于院東頭鎮南墻峪村南仙姑頂山上,1942年秋,日軍在沂蒙山區進行秋季大掃蕩,10月魯中軍區后勤處和一部分抗大學生,當地政府工作人員及111師起義的部分人員,在轉移到仙姑頂時與日軍遭遇,經艱苦激戰一天,打退敵人的數次進攻,日軍尸橫遍野。到晚上八點多鐘我軍勝利突圍,此次戰斗八路軍傷亡一百余人,副團長劉懷文,111師團長侯宜祿壯烈犧牲。戰斗結束后,當地政府組織群眾將烈士遺體掩埋,建立起烈士公墓,并建立碑紀念。

            6、王莊烈士陵園:位于夏蔚鎮王莊村西,建于1945年5月,園內松竹常青,正面聳立著四米多高的革命烈士紀念碑,上刻有“浩氣長存”四個大字,上端陽刻“氣壯山河”、“名垂千古”橫聯。紀念碑三面分刻烈士英名和烈士們的壯烈功績。院內共葬有歷次戰斗犧牲的三百多名烈士,其中有王莊區抗戰初期的區委書記李松,某軍區司令孫克東,魯中南教導隊地下工作者付吉、劉干和抗大學生等。

             7、張梅烈士紀念碑:位于泉莊鄉馬頭崖村,張梅烈士系馬頭崖村人,1892年生,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村中擔任莊長??箲鹌陂g盡心盡責為黨工作,1940年3月由于壞人告密,被國民黨頑固派抓捕,在敵人的嚴刑拷打下,嚴守黨的秘密,最后英勇就義。為緬懷烈士,中共沂水縣委為張梅烈士設立紀念碑。碑文記述了張梅烈士的英勇一生和他的生平事跡。

            8、孟良崮戰役陳毅指揮所:位于夏蔚鎮雙山村東,1947年5月陳毅、粟裕率領華東野戰軍指揮機關進駐雙山村,并設立了孟良崮戰役指揮所,指揮所設在雙山村民李成義家的三間草房中,離草房東二十米有一條山溝,當時指揮部防空洞就建在那里,是用門板木棒搭建而成。陳毅一行白天到防空洞中指揮戰斗,晚上再回草房,七天七夜的時間,孟良崮戰役結束。全殲國民黨整編七十四師,擊斃師長張靈浦。孟良崮戰役結束后,部隊集結在雙山一帶河灘上召開了慶功大會。今孟良崮戰役陳毅指揮所原兩間草房及防空洞舊址,現已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非遺保護

            沂水縣位于齊魯莒三國交界地,歷史悠久,民風淳樸。古老的歷史文明和靈山秀水教化并養育了善良質樸的人民,也孕育了豐富多彩的傳統民間文化,這些燦若星辰的文化使這片土地閃爍著熠熠光輝。

            近年來,沂水縣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不斷加強對縣域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保護,并取得了顯著成效,健全管理機制、制定保護措施、建立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及數據資料庫。

            2005年以來,在全縣范圍內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整理、保護工作,組織我館專業人員并聘請專家成立專門的工作小組,對我縣范圍內的‘高橋手繡’、“齊長城穆陵關傳說”、“天上王城穆棱關傳說”等寶貴文化財富進行拍攝、錄制,組織作品展覽、收藏以及建檔工作,并申報省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制定切實可行的五年保護計劃,使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得以保存、流傳。2006年沂水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成立。至今已有“高橋手繡”、“雪山傳說”、“齊長城穆陵關傳說”、“紀王崮傳說”、“孟母傳說”、“送火神民俗”六項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并成立了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已有12項被列入縣級名錄?!陡邩蚴掷C》的傳承人解祥芳因擅長制作各類布老虎,多次受到國家級、省級、市級獎勵,并被聘為“濟南市民俗藝術館布飾藝術研究所副所長”。2008年的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中,共收集到2400余條信息,對其中的309項有重要價值的信息進行了詳細整理,并出版了《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資料匯編---沂水卷》。

             沂水縣文化館在臨沂市第四屆、第六屆、第十屆、第十二屆民間秧歌會中均獲“優秀組織獎”;2008年被評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先進集體”。2010年被評為“臨沂市第五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演優秀組織獎”。

      文獻典籍

            1927年,沂水縣公立圖書室建立,1930年,公立圖書室劃歸縣民眾教育館后,改稱圖書部,有藏書室3間,設少兒、成年兩個閱覽室,共有藏書6400冊,書籍主要有《四庫全書》、《古典文學》、科技雜志等。至1978年,館藏圖書達到30000冊后,正式命名為沂水縣圖書館,定址于縣府前街64號。1989年,在縣城正陽東路31號征地9.8畝開始興建新館。1992年5月建成后遷入,10月1日正式開館,2001-2013年,又陸續建成了地方文獻庫、電子閱覽室、西大門、回廊、綜合閱覽大廳等設施,整個建筑為四合院庭院式群體結構,館舍面積達到了3370平方米。2012年1月,被列為“山東省古籍重點保護單位”。

            沂水縣圖書館有一個古籍庫,總面積60平方米,庫房配有防盜監控、滅火器、溫濕度計、消毒柜、空調等配套設施。有一個古籍閱覽室,總面積80平方米,有閱覽座席30個,主要供學者、普查讀者查閱、閱覽各類古籍及其它貴重文獻資料。

            已經編目的古籍有544種350冊。主要為清刻本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部分影印志書等。主要地方文獻有《沂水縣志》、《沂州志》、《莒州志》、《青州府志》、《淄川縣志》、《武定州志》、《夏津縣志》等,還存有《知不足齋叢書》232冊,《欽定二十四史》688冊等大型叢書。館藏來源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政府移交,其次是民間征集與個人捐獻。

            2007年以來,沂水縣圖書館加快了館藏古籍書的整理保護步伐,至2011年底,館藏古籍全部分類編目、拍攝書影,并按號入庫上架?!渡椒ㄈ珪怼?010年入選《山東省二批古籍名錄》。2012年編制了館藏古籍紙質目錄,同時還將館藏古籍書目進行了初步數字化,編成了26冊電子館藏古籍圖錄,方便了查詢利用。

      后臺-系統設置-擴展變量-手機廣告位-內容正文底部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本文地址:http://www.yx16888.com/ymwh/lishiwenhua/2023-08-13/8015.html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
      后臺-系統設置-擴展變量-手機廣告位-評論底部廣告位

      沂蒙網

      http://www.yx16888.com/

      | 魯ICP備12020231號

      Powered By 沂蒙網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国产伦码精品一区二区|欧美日韩国产奶子|久久精品国产老熟女|日本老熟妇乱子伦精品
      <form id="nbedz"><samp id="nbedz"></samp></form>
    2. <tbody id="nbedz"><pre id="nbedz"></pre></tbody>
      <tbody id="nbedz"><pre id="nbedz"></pre></tbody>

      
      

        <rp id="nbedz"><object id="nbedz"><input id="nbedz"></input></object></rp>
        <rp id="nbedz"></rp>
      1. <dd id="nbedz"></dd>

        <th id="nbed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