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蘭山區中西蔣靠山梆藝術團
后臺-系統設置-擴展變量-手機廣告位-內容正文底部 |
今天我們專訪攝制組一起走進蘭山區中西蔣靠山梆藝術團,來了解一下中西蔣靠山梆藝術團的發展歷程。 馬俊才,男,1971年出生。臨沂市蘭山區方城鎮中西蔣村人,從小耳濡目染,經常跟隨爺爺、父親去各村演出,漸漸地學習了幾十出傳統劇目,《五風嶺》、《桃花庵》、《朱元璋探寨》、《鞭打蘆花》、《秦瓊賣馬》等。
近40年來,不斷研究探索靠山梆子的表演和唱腔技巧,借鑒其它藝術表演形式和演唱方法,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大膽改革創新,在長期的演出實踐中一絲不茍、精益求精,認真揣摩角色,把握塑造人物形象,充分發揮自己的天賦條件,逐漸形成了、獨特的表演和演唱風格,深受觀眾的喜愛。 1984年在中西蔣靠山梆劇團從事戲曲學習和演出。1990年至今擔任劇團團長職務,劇團現在22人,為了傳承和弘揚蘭山區中西蔣靠山梆子一直潛心學習研究,除了演出300多出傳統戲并推陳出新創作演出了《痛打日本鬼》、《打老蔣》、《打黑老七》、《打蒙陰》、《紅燈記》、《懶兒媳》、《沙家浜》、《計劃生育好》、《好支書》等曲目。參加公益性文化惠民演出活動,在戲曲藝術領域公認度較高。 從小就愛唱戲的馬俊才作為靠山梆劇團的第六代傳承人,為保護及傳承該項目努力學習研究靠山梆子,積極發揮自己的藝術特長,三十年來一直積極組織劇團參加市、區舉辦的各項非遺展演宣傳活動,多次展演了《對花槍》、《穆桂英掛帥》、《單刀赴會》、《南陽關》、《劉墉下南京》、《王祥臥冰》等劇目,得到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在馬俊才的影響下,許多親朋好友都加入了靠山梆劇團,唱起了靠山梆子戲。 馬梓棟(馬俊才之子)、劉作娟、王光英等第七代傳承人在日常演出中認真、虛心學習優秀演員的表演身法,好的唱腔方法,吸取后加以改進,利用在自己的演出中,收到良好的演出效果,將靠山梆子的演唱更上了一個臺階。
靠山梆子的歷史悠久,劇目情節跌宕起伏,唱腔優美動聽,表演引人入勝,道理通俗易懂,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塑造社會人文精神,有著不可抵估的作用。馬俊才擔任劇團團長后,在他的倡導和編排下靠山梆子的許多劇目都宣揚了扶正懲惡,清正愛民,孝老愛親,抉貧濟困,見義勇為的大好精神。在上級黨委政府和文化部門的關懷指導下,中西蔣村兩委大力支持靠山梆子劇團的發展。
2020年8月榮獲“首屆沂蒙鄉村文化節”文藝演出一等獎。 2023年參加的臨沂市第二屆戲曲藝術節第四屆戲曲大賽中榮獲二等獎銀獎。
在幾代老藝人的傳承和精心指導下,近年來馬俊才不斷的帶著演員們參加各級文藝演出,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為了弘揚傳統戲曲靠山梆子,構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蘭山區中西蔣靠山梆藝術團傳承人:第一代:曹合泰。
第二代:李忠三。
第三代:李貴祥 王加祥 張啟發。
第四代:馬京春(馬俊才爺爺) 胡文修 劉京偉 胡文田。
第五代:馬倫山(馬俊才父親) 胡慶箱 張洪發 劉電啟 劉京田 胡懷堂。
第六代:馬俊才(藝名馬小五) 馬成才 劉茂盛 劉茂珍 朱風軍 朱玉啟 朱宗國 王光聚 胡文高 朱宗漢。
第七代:劉作娟 王光英 李成菊 馬梓棟(馬俊才之子)。
【沂蒙網】采訪編輯張作勤 趙麗
后臺-系統設置-擴展變量-手機廣告位-內容正文底部 |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本文地址:http://www.yx16888.com/ymwh/minsuwenhua/fywh/2023-12-28/8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