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鼓
后臺-系統設置-擴展變量-手機廣告位-內容正文底部 |
漁鼓。歷史悠久,可以上溯至唐代的“道情”,也就是道士們傳道或者化募時所敘述的道家之事和道家之情。他們敘情的方式就是打漁鼓,唱道歌,所以“打漁鼓,唱道歌”是連起來說的。到了元代,漁鼓已廣為傳唱,明清時期,漁鼓已形成了“有板有眼”的完整唱腔。從此,漁鼓道情便由宣揚道教出世思想的工具完全過渡為富有娛樂性、知識性的民間說唱藝術。
漁鼓,又稱“漁鼓書”,是一種獨具風韻的民間曲藝形式,一般由一人單獨演唱,伴奏樂器只有一鼓一板。鼓為漁鼓,即一截長約1米,直徑約10厘米,下端蒙著魚皮、蟒皮或豬心外膜的竹筒,過去講究的藝人多用桐木制作,桐木要先蒸煮,以免開裂?,F多用塑料筒、卷紙筒代替;板為簡板,是一對長20厘米的檀木或茅竹片,以檀木的最好。藝人演唱曲目時,端坐于高處的竹椅上,將漁鼓斜放在左膝蓋上,以左肘護住,右手拇指按住漁鼓下端,其余四指輕輕而有節奏地拍打著蒙皮,發出“嘭!嘭!”之聲;左手拇指和中指、無名指則捏著簡板,五鼓三板擊拍,形成悅耳的節奏。過去藝人表演前,為了叫場子,常常舉起漁鼓,用嘴吹鼓皮,發出極為尖細嘹亮的聲音。
漁鼓演出形式簡單,用漁鼓、簡板伴奏,唱白自由,語言通俗,曲調以高昂雄渾見長,且尾聲悠長,別具一格。這適應了過去農村文化生活困乏的實際需求,漁鼓在臨沂農村流行較廣,是深受老百姓喜愛的一個主要形式。漁鼓藝人大都在集市上擺場子,也有的在農閑季節到人戶多的大莊上設場說唱。說唱的內容大都是一些歷史故事,如《水滸傳》、《三國演義》、《說岳全傳》、《施公案》、《包公案》等名著中的精篇名段。在臨沂,農民對歷史人物的了解,很多是從聽書中獲得的。因此村民對聽書很癡迷,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閑時趕集上會,為的就是去聽書,一聽就是一天,有的連飯都不吃,那種癮頭不亞于今天的年輕人上網。大的集市上,往往一擺就是幾個說書場子,不到天黑不散場。每個場子里都有一些???,人們稱他們為“聽書迷”,聽了這一場還想聽下一場。同時這些人也信奉“有錢幫個錢場,沒錢幫個人場”,這就使說書的場子人氣旺盛,說的有勁頭,聽的有癮頭,這大概也是本地過去說書這一行當紅火的動因。
盛行的漁鼓,也造就了一批藝人。知名的有蘭山區張廣科、武可安、黃宗義等。武可安表演的《紅襖雙槍》,曾獲1983年山東省中長篇書會表演獎。黃宗義從小就喜歡漁鼓戲,后來拜師學藝,每逢周邊鄉鎮集會,他總要帶上自制的漁鼓去唱上幾段。蒼山縣的陳志坤1969年拜師學藝,后入縣宣傳隊曲藝隊說書,1970年縣里發給介紹信,允許到各地說書,足跡遍及蒼山縣、棗莊市和邳州、徐州各地。拿手書目為《薛禮征東》、前后《七國》、《羅通掃北》、《羅洪征南》、《金槍小北宋》、《嚴海斗》、《嘉慶訪五虎》等。莒南縣的高坤志也小有名氣。他的漁鼓表演基本上靠自學和自身的悟性成才。早在五六歲的時候,常常跟著爺爺趕集聽書,漸漸地迷上了漁鼓。長大參軍、又上衛校,雖然離漁鼓遠了,但一直懷念著它。6年之后回到家鄉又敲起他心愛的漁鼓,一敲就是20多年,現在他仍然舍不得放下。他自己制作漁鼓和簡板,自編自唱,既有傳統曲目又有時代新作,十里八鄉的百姓都愿意聽他的漁鼓。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收錄機、電視機等有聲媒體的逐漸普及,說書的少了,漁鼓這一民間文藝形式漸漸地被人們所遺忘?,F在的漁鼓藝人大都年邁,后繼無人,漁鼓藝術正瀕臨消失的境地。
漁鼓,又稱“漁鼓書”,是一種獨具風韻的民間曲藝形式,一般由一人單獨演唱,伴奏樂器只有一鼓一板。鼓為漁鼓,即一截長約1米,直徑約10厘米,下端蒙著魚皮、蟒皮或豬心外膜的竹筒,過去講究的藝人多用桐木制作,桐木要先蒸煮,以免開裂?,F多用塑料筒、卷紙筒代替;板為簡板,是一對長20厘米的檀木或茅竹片,以檀木的最好。藝人演唱曲目時,端坐于高處的竹椅上,將漁鼓斜放在左膝蓋上,以左肘護住,右手拇指按住漁鼓下端,其余四指輕輕而有節奏地拍打著蒙皮,發出“嘭!嘭!”之聲;左手拇指和中指、無名指則捏著簡板,五鼓三板擊拍,形成悅耳的節奏。過去藝人表演前,為了叫場子,常常舉起漁鼓,用嘴吹鼓皮,發出極為尖細嘹亮的聲音。
漁鼓演出形式簡單,用漁鼓、簡板伴奏,唱白自由,語言通俗,曲調以高昂雄渾見長,且尾聲悠長,別具一格。這適應了過去農村文化生活困乏的實際需求,漁鼓在臨沂農村流行較廣,是深受老百姓喜愛的一個主要形式。漁鼓藝人大都在集市上擺場子,也有的在農閑季節到人戶多的大莊上設場說唱。說唱的內容大都是一些歷史故事,如《水滸傳》、《三國演義》、《說岳全傳》、《施公案》、《包公案》等名著中的精篇名段。在臨沂,農民對歷史人物的了解,很多是從聽書中獲得的。因此村民對聽書很癡迷,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閑時趕集上會,為的就是去聽書,一聽就是一天,有的連飯都不吃,那種癮頭不亞于今天的年輕人上網。大的集市上,往往一擺就是幾個說書場子,不到天黑不散場。每個場子里都有一些???,人們稱他們為“聽書迷”,聽了這一場還想聽下一場。同時這些人也信奉“有錢幫個錢場,沒錢幫個人場”,這就使說書的場子人氣旺盛,說的有勁頭,聽的有癮頭,這大概也是本地過去說書這一行當紅火的動因。
盛行的漁鼓,也造就了一批藝人。知名的有蘭山區張廣科、武可安、黃宗義等。武可安表演的《紅襖雙槍》,曾獲1983年山東省中長篇書會表演獎。黃宗義從小就喜歡漁鼓戲,后來拜師學藝,每逢周邊鄉鎮集會,他總要帶上自制的漁鼓去唱上幾段。蒼山縣的陳志坤1969年拜師學藝,后入縣宣傳隊曲藝隊說書,1970年縣里發給介紹信,允許到各地說書,足跡遍及蒼山縣、棗莊市和邳州、徐州各地。拿手書目為《薛禮征東》、前后《七國》、《羅通掃北》、《羅洪征南》、《金槍小北宋》、《嚴海斗》、《嘉慶訪五虎》等。莒南縣的高坤志也小有名氣。他的漁鼓表演基本上靠自學和自身的悟性成才。早在五六歲的時候,常常跟著爺爺趕集聽書,漸漸地迷上了漁鼓。長大參軍、又上衛校,雖然離漁鼓遠了,但一直懷念著它。6年之后回到家鄉又敲起他心愛的漁鼓,一敲就是20多年,現在他仍然舍不得放下。他自己制作漁鼓和簡板,自編自唱,既有傳統曲目又有時代新作,十里八鄉的百姓都愿意聽他的漁鼓。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收錄機、電視機等有聲媒體的逐漸普及,說書的少了,漁鼓這一民間文藝形式漸漸地被人們所遺忘?,F在的漁鼓藝人大都年邁,后繼無人,漁鼓藝術正瀕臨消失的境地。
后臺-系統設置-擴展變量-手機廣告位-內容正文底部 |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本文地址:http://www.yx16888.com/ymys/quyizatan/2022-12-13/7040.html